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邮箱

黄大观

发布时间:2025-04-24

  • 姓名:黄大观
  • 性别:
  • 籍贯:
  •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 出生日期:1990.05
  • 职称:科研副教授
  • 职务:
  • E-mail:hdg0505@163.com
  • 联系电话:

教育背景:

2021.04-2024.04: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博士后,导师:刘云贺教授

2012.9-2020.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博士,导师:牛荻涛教授

研究方向:

1. 复杂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2. 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及纳米材料增强混凝土

3. 既有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评定,既有结构性能提升

任职经历及社会兼职情况:

2025年-至今: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副教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先进工程材料分会会员。担任《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Structures》、《建筑材料学报》《长江科学院院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溶蚀-硫酸盐侵蚀-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水工混凝土劣化行为研究

2. 陕西省结构抗震实验室开放基金:西部盐湖环境下碳纳米纤维增强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研究

3. 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氯盐和硫酸盐耦合作用下珊瑚骨料混凝土性退化规律研究

4. 横向项目:蒙西地区变电站典型老旧建筑结构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环境建筑结构耐久性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荷载和含盐地下水作用下隧道结构衬砌混凝土的盐蚀损伤与寿命预测研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高地热环境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损伤演化机制与耐久性退化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水泥基灌浆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性能研究

科研成果: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陕西省结构抗震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开展新材料混凝土及其在复杂环境下耐久性等方面研究工作,研发新型高耐久性混凝土及珊瑚骨料混凝土,系统研究其在高温、高湿和高盐耦合作用下的劣化行为,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损伤劣化模型,揭示不同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劣化机理,为极端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和寿命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荣誉奖励:

获2022年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4年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学院地址: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710048 电话:029-82312116 传真029-82312113
网站管理员信箱:tmxgb@xaut.edu.cn ©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