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邮箱

专业介绍

作者: 时间:2025-05-22 点击数:


智能建造专业简介

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传统建筑业升级转型新增的新工科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具备高尚人格、高度社会责任感、宽广人文社科素养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突出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智能设计与建造、运维与管理,胜任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设施与防灾、智能运维与服务等相关应用、技术研发、咨询和服务的复合型高级智能建造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方法及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结构与算法、物联网技术、BIM技术及应用、智慧工程测量、智能设计与审核、岩土工程智慧勘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土木工程智慧施工、工程智能健康监测、建筑智能运维与管理、装配式结构、工程结构设计、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法规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大型国企、设计研究院、智能建造类科技创新型企业、政府与公共机构等单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从事智能勘察、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工作,或跨学科从事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简介

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根基可溯源到1937年的西北工学院,迄今已有80余载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建设了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岩土工程博士授权点(1986年)、土木工程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011年)、土木水利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和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001年),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8年首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专业评估,是我校首个通过国家级评估的专业,2013年通过复评估,2019年5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09年被授予“陕西省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5年获批陕西本科高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土木工程专业现设建筑工程和岩土与地下工程两个方向。目前,建筑工程方向教学主要由土木工程系承办,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教学主要由岩土工程研究所承办。现有专业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博士导师21人,硕士导师44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1人。自1978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已经培养本科毕业生3500余人。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基础、工程图学基础、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智慧工程测量学、建筑结构试验、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设计、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建筑结构抗震、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智慧施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岩土测试技术、岩土工程抗震、结构鉴定与加固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土木建筑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院所、勘测院、监理公司就业,围绕城市更新改造、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工程协同安全及韧性提升、极端环境岩土工程等特色方向,从事土木水利、市政交通、能源矿山等相关领域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

工程管理专业简介

工程管理专业前身为1985年设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2000年随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2011年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陕西省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7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2019年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复评。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土木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具备艰苦奋斗、团结合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知识、能力、精神和素质协调发展,面向国内外工程建设一线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现代化工程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智慧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技术、路桥工程、土木工程智能技术、水利工程等工程技术类课程;管理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国际工程管理等管理类课程;工程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工程计量、工程造价、工程财务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等经济类课程;经济法、工程合同管理、建设法规等法律类课程;BIM原理及应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管理软件应用等信息技术类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能源电力、房屋建筑、市政交通、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环境治理、新能源等工程的投资、设计、建造、造价、咨询、监理,以及政府机关、金融银行、高等院校等领域,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全校前茅。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简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为根治“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缺、抗灾能力降低”等现代“城市病”而开设的新型专业,我校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专业依托西部地区最早的岩土工程博士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建立,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生导师12名、教授22名、副教授30名,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自开办以来,契合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资源复合利用”的国家重大战略,毕业生供不应求,主要就职于中央企业及国家事业单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土水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图学基础、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智慧工程测量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导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基础、基础工程、深基坑工程、地下结构与智能化设计、地下工程智能化施工与组织、地铁与轻轨、地下工程招投标与工程概预算、城市地下空间通风与环境控制技术、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城市地下空间运行安全风险与应对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城市快速交通、集约化市政建筑、智能型土木水利及能源电力等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单位有: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及城建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院、勘测院及监理公司等。

工程力学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专业源于1960年北京机械学院力学教研室举办的力学师资班,1977年开办陕西机械学院力学师资班,1984年获批计算力学硕士点,2001年设立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并连续招生,2006年获批力学一级硕士学科,2008年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调整为工程力学专业并延续至今,2021年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工程力学专业依托西安理工大学土木、水利、机械等博士学科和力学硕士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国家级力学一流课程教学团队、教育部首批工程力学虚拟教研室建设团队、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其他各种省级人才、团队等;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水平出色,毕业生满意度高、就业质量高、社会评价高。

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国家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先进的工程力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手段,具备基本的工程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从事与力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设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图学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分析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实验应力分析、复合材料力学、断裂力学、信号分析、振动测试技术等力学专业课程;数值方法及机器学习理论、Python程序设计、有限元分析基础、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动力学智能控制基础与应用、工程软件应用、机器学习在力学中的应用等计算机与力学应用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设计研究院所、高科技企业等单位,从事工程结构设计、仿真和分析,以及航空、航天、航海、能源、交通、制造、微电子、生命健康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优化、开发、分析、测试等关键工作。

建筑学专业简介

建筑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建筑学教育研究、项目策划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辅助建筑设计、数字视觉传达、建筑数字技术、建筑制图、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景观设计概论、建筑经济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机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等,结合建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咨询与评估、传统建筑保护更新与数字化、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智慧运维等工作。

学院地址: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710048 电话:029-82312116 传真029-82312113
网站管理员信箱:tmxgb@xaut.edu.cn ©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