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邮箱

2025年秋季学期“城市更新”微专业招生简章

作者: 时间:2025-09-08 点击数:


01—“ 城市更新”微专业

一、专业简介

 城市更新微专业致力于培养深刻理解城市发展新阶段特征,系统掌握城市更新项目策划、经济分析、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利益协调与风险控制等全流程核心知识与实操技能,具备跨领域协同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输送能胜任城市更新项目关键岗位的骨干力量。


二、培养目标

 城市更新微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城市更新全流程核心能力、具备跨学科系统思维与实操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掌握现代规划学、智慧城市数据采集、处理、管理等理论基础和国家及地方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具备城市更新项目全流程核心知识与实操能力,能够在城市更新建设与管理相关领域的城市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城市服务机构从事城市更新治理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

形式

备注

1

城市更新政策与可持续规划

该课程聚焦城市更新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系统解析城市更新政策的背景、政策解读、步骤流程、更新操作,以及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工业厂区、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部分的可持续规划与城市更新,以提升城市空间优化、基础设施升级与社区治理创新的核心路径。课程采取“政策-技术-管理”协同推进方法,为提升城市更新能力、提高城市韧性、优化社区公共服务效能、激活城市存量空间提供可复制经验,推动城市更新从单一改造向“韧性+低碳+智慧”复合目标转型,助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双向赋能。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城市更新与可持续规划的相关政策和基本理论体系,掌握城市更新与可持续更新的核心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对新时代城市发展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

32

秋季

论文提交


2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化转型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化转型》是一门面向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土地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前沿交叉课程。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跨越规划理论与数字技术的鸿沟,立足于数字革命与城镇化深度交织的时代背景,旨在构建一座连接经典城市地理学理论与前沿地理计算技术的桥梁。掌握将数据科学方法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培养引领未来智慧规划时代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然而,技术的有效性根植于对城市空间规律深刻的理论理解。本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批判性地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去验证、丰富和发展城市地理学理论,并最终将其转化为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与监督全过程的科学方案和智慧决策。

2

32

秋季

提交论文


3

智慧城市发展与治理

课程聚焦中国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与数字发展背景,以城市问题为导向进行相关分析和训练,涵盖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如物联网、时空大数据、AI+GIS、城市数字孪生与大模型,到制度框架的搭建,如协同治理与绩效评估,形成从认知、数据到决策、评估的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内容包括城市运行数据获取、指标体系与可视化、空间智能分析、公共服务优化、城市韧性治理、公众参与与共治机制,并结合实际问题,如交通治理、老旧社区更新、滨水绿道智慧管护等,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复合思维与创新思维,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分析能力,培养政策建议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

2

32

秋季

交作业


4

城市运维中的数字规划管理

《城市运维中的数字规划管理》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字时代背景下,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如何运行的。拓展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视野,以契合当前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数字时代的城市运行及治理现状、智慧城市管理与法律法规,数字背景下的城市永续发展等

    课程具有跨学科融合的特点,欢迎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学习。

2

32

春季

提交论文


5

城市远见与低碳更新

《城市远见与低碳更新》既是一门“问题导向”的战略课程,也是一门“面向未来”的前沿课程,旨在回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双碳”重大战略决策。该课程设置32学时,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专题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打破传统城市规划的思维局限,注重以前瞻性的远见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理念,重新定义城市的更新、建设与治理,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范式。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城市远见”与“低碳更新”的内涵解析,为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二、从城市总体尺度出发,讲授如何通过远见型规划降低碳排,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低碳交通、绿色蓝灰基础设施及生态水系网络规划等;三、聚焦具体操作层面,讲授城市更新策略,如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工业区转型、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低碳手法;四、介绍支撑低碳更新的创新技术与材料,如可再生能源、低影响开发技术、绿色建筑等;五、从实施与保障的角度出发,以低碳视角探讨管理政策与路径,如建立碳排放与低碳评价体系、碳交易政策等。同时,开展具体案例分析解读。该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一套融合宏观战略、中观策略、微观技术与政策管理的系统性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锻炼其解决复杂城市问题的能力,塑造能够引领城市绿色转型的新一代建设者和决策者。

2

32

春季

交作业


6

城市更新项目实践

《城市更新项目实践》是一门专注于探讨和学习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有效开展城市更新项目的课程。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城市更新领域的理论基础、实际案例分析以及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城市更新的核心概念、策略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的城市问题。

4

64

春季

交作业


合计

14 学分

四、教学安排

1.单独开班授课,开课人数原则上不低于20人。

2.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3.课程一般安排在晚上、周末或者假期进行,具体上课时间以课表为准。

五、招生对象与条件

1.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主修课程无不及格记录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

2.招生计划为40人。

六、学费

微专业课程的收费标准为120元/学分,按实际选课学分计,教材费按实际发生情况收取,若中途退课,所交学费不予退还。

七、学制、成绩及证书

1.微专业修读年限一般为一年。

2.微专业课程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不纳入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计算。

3.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西安理工大学颁发的微专业证书。

八、报名办法

学生需要于202591918前发送申请材料(附件2-报名表、成绩单)至邮箱290892776@qq.com(邮件主题为“姓名+学院+ XXXX微专业”,附件文件名格式同前)。


九、联系方式

老师 联系电话: 18681845121

李老师  联系电话: 13279381979

欢迎加入QQ群 1019713021   进行详细咨询!



学院地址: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710048 电话:029-82312116 传真029-82312113 
© 版权所有: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