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智能建造”微专业
一、专业简介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传统建造方式受到较大冲击,粗放型发展模式已受到严重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动智慧建造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智能建造微专业是以土木工程为基础,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技术,对其进行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设施与防灾、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提升工程品质、工作效率,实现“零距离”管控工程项目,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智能建造微专业符合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通过该微专业的学习,可以优化学生得知识结构,使其具备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以及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弥补建筑业作业形态改革对智能建造人才需求的缺口,助力土木建筑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二、培养目标
智能建造微专业,面向大土木行业的智能建造与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适应新工科发展新要求及土木水利等学科专业交叉趋势为导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微专业依托“陕西省智慧建造研究院”及其联盟单位,致力于将智能建造建设成为社会反响好、学生满意度高,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反映社会发展新要求、具有跨学科交叉特色的高水平微专业。力求培养能够组织和实施智能建造相关领域项目;较熟练进行建设项目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责任感,坚守执业规范,促进行业或专业技术进步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具体来讲,该微专业培养目标涵盖以下KASQ(知识、能力、精神、素质)体系相关内容:

三、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 形式 |
备注 |
1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
本课程主要讲授大数据的总体架构及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之Python技术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了解大数据分析的典型应用场景、掌握如何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完成相关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数据的应用、开发的能力,为从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建模、可视化奠定基础。 选用教材:《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林子雨编著)及《人工智能导论》(李德毅著)。 |
2 |
32 |
秋季学期 |
开卷 |
|
2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涵盖机器人结构设计、坐标系统、位置运动学、速度运动学、动力学、控制学等,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机器人的一般特征,机器人世界坐标系统和手坐标系统的转化,根据相关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选用教材:《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朱世强、王宣银编著) |
2 |
32 |
秋季学期 |
开卷 |
|
3 |
BIM技术及工程应用 |
本课程主要讲授三维模型建立、基于三维模型的工程量计算、进度管理与模拟、施工现场模拟、项目BIM综合应用等。旨在使学生掌握BIM基本概念及原理,熟悉BIM技术国内外研究及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应用BIM技术典型工程应用经验,掌握常用BIM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建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三维建模能力;使学生掌握项目施工阶段工程算量、造价计算、现场管理与施工进度模拟与优化主要BIM应用。 课程结合讲课及上机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软件建模能力及应用能力,在学习中培养精益求精的土木建筑领域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选用教材:《BIM建模应用技术》第2版(陆泽荣、叶雄进编) |
2 |
32 |
秋季学期 |
开卷 |
|
4 |
建筑参数化设计 |
本课程主要讲授建筑参数化设计概述和思维、建筑信息参数化建模、建筑性能参数化模拟、建筑方案多目标优化等。 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的智能化设计思维,了解建筑参数化的发展脉络;掌握常用的建筑参数化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建模能力;掌握建筑性能参数化模拟的基本方法、策略和工具;掌握建筑方案多目标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与工具。 选用教材:《建筑参数化设计》(孙澄编著) |
2 |
32 |
秋季学期 |
开卷 |
|
5 |
施工机械及其自动化 |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用施工机械设备的用途、类型与组成,典型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性能,施工机械控制技术及装置、工作状态监控技术及系统知识,包括铲土运输、挖掘、起重机械、混凝土、输送、凿岩钻孔机械、施工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及装置、工作状态监控系统、装置控制系统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及相关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具备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合理选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基本技能;扩展与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达到能够设计和使用施工机械及其自动化设备,具备适应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选用教材:《施工机械及其自动化》(田启华、李浩平主编) |
2 |
32 |
春季学期 |
开卷 |
|
6 |
数字化施工 |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字建造兴起、框架体系、数字建造推动产业变革、基于模型定义的工程产品、工程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工程决策、“制造-建造”生产模式、建造服务化等。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化施工基本内涵和框架体系知识,达到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数字化施工关键技术基本知识,达到理解和分析数字化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字化施工应用场景关键知识,达到能探索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技术改造和升级的能力。 选用教材:《数字化施工》(龚剑、房霆宸著) |
2 |
32 |
春季学期 |
开卷 |
|
7 |
智慧工地理论与应用 |
本课程主要讲授智慧工地总体解决方案、关键技术、基础设备、功能应用、应用层次系统配置等。主要使学生掌握智慧工地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智慧工地的研究现状,能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等技术,将物联网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进行工程的项目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培养学生从事工程现代智能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能力。 选用教材:《智慧工地理论与应用》(王要武、陶斌辉编) |
2 |
24 |
春季学期 |
开卷 |
|
8 |
建筑智能运维管理 |
本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智能运维管理技术体系、机制研究、设计实施、综合应用等,研究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建筑智能运维管理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设计建筑智能运维管理方案,开展建筑智能运维管理综合应用,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化运维和智能运维概念,能够开展建筑智能运维管理需求分析;了解建筑智能运维管理关键技术,掌握建筑智能运维管理的整体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够设计建筑智能运维管理方案;了解建筑空间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健康管理、安防管理和应急管理等基本概念和内涵。 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提升学生对智能运维管理认识和水平的基础上,为建筑智能运维管理提供良好基础。 选用教材:《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高真编) |
2 |
24 |
春季学期 |
开卷 |
|
四、教学安排
1.单独开班授课,开课人数原则上不低于20人。
2.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3.课程一般安排在晚上、周末或者假期进行,具体上课时间以课表为准。
五、招生对象与条件
1.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主修课程无不及格记录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
2.招生计划为60人。
六、学费
微专业课程的收费标准为120元/学分,按实际选课学分计,教材费按实际发生情况收取,若中途退课,所交学费不予退还。
七、学制、成绩及证书
1.微专业修读年限一般为一年。
2.微专业课程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不纳入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计算。
3.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西安理工大学颁发的微专业证书。
八、报名办法
学生需要于2025年9月19日18点前发送申请材料(附件2-报名表、成绩单)至邮箱409938403@qq.com(邮件主题为“姓名+学院+ XXXX微专业”,附件文件名格式同前)。
九、联系方式
方老师,高老师 联系电话: 18909224656 / 13652986453
欢迎加入QQ群 1061040770 进行详细咨询!